中新网西宁9月27日电 (祁增蓓 刘洋)9月27日,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会议专题询问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
图为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专题询问现场。祁增蓓摄
在专题询问之前,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黄元简要介绍了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工作的基本情况。他说,长期以来,历届青海省委从青海地处稳疆固藏战略要地、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大的省情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全面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战略安排,把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方针、政策同青海实际紧密结合,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提出和制定了许多具有青海特色的思路、政策和举措。
2020年,青海省委省政府作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决定以来,在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推动创建工作有形有感有效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效?有哪些特色亮点?
专题询问中,与会委员和代表,聚焦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进行询问,青海省发改委、省民宗委等7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应询。
图为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专题询问现场。祁增蓓摄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黎明指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是一项综合工程、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保等各个领域,抓好这项工作单靠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整合资源,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这次专题询问,通过一问一答交流互动,切中要害、回应关切,达到了聚焦问题、凝聚共识、集思广益、促进发展的目的。”王黎明要求,各方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坚持问题导向,抓紧抓实整改;增进工作合力,提升创建实效,巩固落实专题询问成果,扎实做好专题询问的“下半篇文章”。
青海省副省长杨志文在表态发言中说,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引领,抓住关键环节,聚焦民众关切,举全省之力推进民族团结事业创新发展,率先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全省所有市(州)和82.2%的县区建成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全省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民族工作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为如期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志文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坚持不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抓创建、以更实的思路举措抓创建、以更强的使命担当抓创建,全力以赴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档升级,奋力开创新时代青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完)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志愿军:雄兵出击》海报
银幕上的面孔表情极为平静,话语却掷地有声,透着一种决然,这一刻,影院安静极了,只能听到观众席传来小声啜泣的声音。
9月26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中国新闻网等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战争史诗大片《志愿军: 雄兵出击》在北京举行首映礼,怀揣赤诚敬意,以光影致敬历史。
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9/27/f40b29c0f2b84caaa5e62a2424ebd506.jpg" alt="《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
《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高还原度的场景,扣人心弦的故事将观众拉回70年前,重温那场伟大的胜利,那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影片由陈凯歌执导,辛柏青、朱一龙、张子枫、陈飞宇、章子怡、张颂文、魏大勋等出演,全景式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在各个战线上保卫祖国的英雄儿女群像,将于9月28日全国上映。
电影以志愿军群像为主线,多维度立体呈现抗美援朝战争三年的恢弘史诗。《志愿军: 雄兵出击》作为《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从如何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这一阶段的故事。
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9/27/35fe3d91431f475ab99a0b7e01bb9751.jpg" alt="《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
《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在映后交流环节,各位主创和观众们分享了拍摄这部电影的感受和幕后故事。
“我们非常荣幸能饰演一名名志愿军战士。”演员陈飞宇在片中饰演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副连长孙醒,他说大家在电影中看到的每一个镜头,其实都有很大的爆破量,由专业的爆破团队设置,这都是为了呈现战争场面的真实感和冲击力。
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9/27/45322649adfe4ba4ae9201b2fe30a753.jpg" alt="《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
《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在电影中饰演志愿军第40军118师师长邓岳的赵波告诉大家,影片拍摄时正是12月,演员们穿着真材实料的、厚重的棉衣拍冲锋的戏,但是棉衣太厚,穿着跑不动,有人提议将棉絮抽掉三分之一,陈凯歌听后叫来道具组,把演员们棉衣的棉絮抽掉了三分之二:“抽掉三分之一可能还跑不动,抽掉三分之二应该可以了。一定要拍出志愿军战士们冲锋的精气神和斗志!”
电影散场后,有观众和中新网记者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说,之前只是在资料或者课本中看过这段历史,当文字变成画面,看着战士们或长途奔袭、或趟着冰冷刺骨的河水冲锋时,自己的心也被揪了起来:“最可爱的人就在眼前,不由得想着要跟着他们向前,向前!太让人热血沸腾了!”
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9/27/5a2d86bf51444aa3ae4464a624989cfc.jpg" alt="《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
《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新网专场观影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望那场“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必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今年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们没有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9 月28日,一起走进电影院,以光影寄思逐光前行,不忘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