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9月27日电 (祁增蓓 刘洋)9月27日,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会议专题询问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
图为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专题询问现场。祁增蓓摄
在专题询问之前,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黄元简要介绍了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工作的基本情况。他说,长期以来,历届青海省委从青海地处稳疆固藏战略要地、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大的省情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全面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战略安排,把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方针、政策同青海实际紧密结合,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提出和制定了许多具有青海特色的思路、政策和举措。
2020年,青海省委省政府作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决定以来,在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推动创建工作有形有感有效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效?有哪些特色亮点?
专题询问中,与会委员和代表,聚焦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进行询问,青海省发改委、省民宗委等7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应询。
图为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专题询问现场。祁增蓓摄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黎明指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是一项综合工程、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保等各个领域,抓好这项工作单靠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整合资源,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这次专题询问,通过一问一答交流互动,切中要害、回应关切,达到了聚焦问题、凝聚共识、集思广益、促进发展的目的。”王黎明要求,各方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坚持问题导向,抓紧抓实整改;增进工作合力,提升创建实效,巩固落实专题询问成果,扎实做好专题询问的“下半篇文章”。
青海省副省长杨志文在表态发言中说,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引领,抓住关键环节,聚焦民众关切,举全省之力推进民族团结事业创新发展,率先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全省所有市(州)和82.2%的县区建成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全省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民族工作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为如期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志文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坚持不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抓创建、以更实的思路举措抓创建、以更强的使命担当抓创建,全力以赴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档升级,奋力开创新时代青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完)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7日电 (王小军 王剑 齐莹莹)9月26-27日,新疆预制菜产业科企对接活动暨首届新疆预制菜学术交流会在乌鲁木齐举办。
本次会议由新疆农业农村厅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承办,会议邀请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校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学员共100余人参会。
活动设置“管理人员培训”“学术报告与交流研讨”“科企对接签约仪式”“产业观摩活动”等多个环节,内容丰富多样。
此次活动通过现代农业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深度融合,共商新疆预制菜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农产品食品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有效推动新疆农产品加工业、预制菜产业做大做强,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26-27日,新疆预制菜产业科企对接活动暨首届新疆预制菜学术交流会在乌鲁木齐举办。(王剑 摄)
新疆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余庆辉代表承办方讲话。他指出,新疆出台“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预制菜产业,努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十三五”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一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实现科企合作共赢。
据了解,新疆农业科学院先后与1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联合研发、共同承担项目等方式,促进作物品种转让、许可近100项,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达到4000万元以上,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600余项,技术交易额逾8000万元,有效激发农业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力。
“今后,我院将继续倡导“开放、融合、共赢、创新、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与预制菜加工企业共商发展,推动新疆农产品加工业、预制菜产业做大做强,持续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余庆辉说道。(完)